新闻与代表性论文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与代表性论文 新闻 情绪冰火两重天-躁郁症(双相情感障碍)
情绪冰火两重天-躁郁症(双相情感障碍)

时间:2022-09-07作者:晶蛋生物


“躁郁症(又称“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很难识别,发病率却很高的精神性疾病,临床上常表现出狂躁及抑郁交替的症状,情绪时而亢奋,时而低落。据报道,全球大约有六千万人受到这种疾病的影响,患者在幼年多呈现为抑郁,青少年期存在约半年至一年的亢奋期,25-30岁左右为爆发期。躁郁症表现出较高的自杀倾向。有研究表明,躁郁症患者自杀风险是普通人群的15倍以上。在中国,躁郁症患者超700万人,由于躁郁症的识别率和就诊率低,因此,实际患病人数或远高于此。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其治疗通常包括心理治疗以及使用情绪稳定剂或抗精神病药物,但是都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很多患者对现有的治疗方式没有响应,因此急需新机制、新靶点和新的治疗方式来缓解患者的痛苦。 


3171143e38858da8db89b4a0cb9b0b3.jpg

图1 躁郁症和抑郁症的区别



关于躁郁症

躁郁症,医学界又将其称为“双相障碍(Bipolar Disorder)”或“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Affective Disorder)”,是一种既有躁狂症发作,又有抑郁症发作(典型特征)的常见精神障碍疾病。躁郁症和抑郁症是有区别的,躁郁症是两种心理疾病,会出现狂躁和忧郁两种极端的反应,也就是说患者在一段时间内会暴躁不安或滔滔不绝,无法控制情绪。但是在另一段时间又会郁郁寡欢,情绪低落,甚至会出现自我伤害、暴力、自杀等倾向。这类疾病患者往往承受着旁人无法理解的痛苦与压力,同时其身边的亲友也生活在双相的情绪漩涡中。这类疾病的发作是难以控制的。因此,躁郁症的危害丝毫不逊于抑郁症。



躁郁症的症状

躁郁症临床上常表现出狂躁及抑郁交替的症状,躁郁症病人的世界非黑即白,感情世界相当脆弱。躁郁症病人受脑内激素影响,思维相当敏捷,有时候会思考过头导致“阴谋论”,情绪时而亢奋,时而低落。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ICD-10)中指出,患者躁狂发作时,会出现睡眠减少、活动及言语增多、思维奔逸、自我评价过高等症状;抑郁发作时,则会丧失兴趣和愉悦感、精力不济、有自伤或自杀倾向。关于躁郁症的描述,刘可乐在奇葩说演讲时说道,这是一种让人很难受的状态,就相当于是把你从万丈的深渊突然一下拉到高空,然后太阳火辣辣的打在你脸上,就好像是从冰窖突然到了火炉。


80ece1123795a6ab0bc70d9343e0e12e.png

图2 躁郁症的常见症状



躁郁症产生的原因

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认为是遗传、神经生物学、社会心理因素和药物因素等共同作用的结果。生物学因素主要涉及遗传、神经生物学、昼夜节律等方面;应激性生活事件是重要的社会心理因素。然而,以上这些因素并不是单独起作用的,目前强调遗传与环境或应激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这种交互作用的出现在双相障碍发生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影响。患者首次发作通常是因为应激生活事件例如工作、学习失利,失恋,家庭变故等。


1. 遗传因素

躁郁症的发生和遗传有着密切的关系,躁郁症的基因理论在研究界一直处于主导地位。在《双相情感障碍-综述》一文中提到,父母无双相情感障碍的孩子患病风险为0 - 2%,而父母患双相情感障碍的孩子患病风险4% -15%,这表明遗传因素在双相障碍的发展过程中起了一定作用。虽然家族的共患率中还包含了一定的环境因素的影响,不可否认的是,遗传确实有一定的影响力,此外,家族成员也是你成长环境中的一部分。


2. 神经生物学因素

神经递质的失调是造成躁郁症的主要原因之一,现代研究认为,对于躁郁症的神经化学理论研究仅次于其基因遗传理论。心境障碍是由脑内调节的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多巴胺等)神经活动出现相对不平衡所引起的。值得注意的是,抑郁症是情感中枢胆碱能活动占优势,躁狂则是肾上腺素能占优势。


3. 昼夜节律

昼夜节律失调可能与躁郁症等心境障碍的发展以及疾病周期性相关的临床特征有关。睡眠周期的变化可能与大脑中的多巴胺受体有关,在一项研究中,睡眠剥夺增加了与神经可塑性相关的基因的表达,各种时钟基因,包括CLOCK,BMAL1,mPer1,mPer2,mPer3,mTim,mCry1和mCry2,在昼夜节律控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 药物因素

药物也可能是引起类似狂躁发作的罪魁祸首,如误服违法药物可卡因及安非他命等药物或其他非处方药(健胃消食片和抗感冒药)、非精神科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均会造成躁郁症的发生。如果一个人长期过量摄入咖啡因,就会容易患上躁郁症。如果家庭中有双相精神障碍疾病史,此时你要关注你的生理状态,避免自己遭遇药物引起的躁郁。


5. 社会心理因素

产生情绪时高时低的原因可能是自身的想法与社会现实达不到统一,进而产生了极大的心理落差;抑或是在生活、工作上遭遇了失败与挫折,自己无法进行适当的调节,从而出现情绪不稳定的现象,如在失去重要亲人或朋友,人际关系紧张或者失业,经济困难,自然灾害或生活方式等发生巨大变化且无法面对时,此时若悲伤欲绝的情绪不能及时调解,这些重大精神刺激可能会导致躁郁症的发生。



躁郁症的诊断

双相障碍(bipolar disorder)是以严重抑郁与躁狂阶段交替出现为特征的。在目前的DSM诊断系统中,双相障碍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双相Ⅰ型障碍(Bipolar Ⅰ)和双相Ⅱ型障碍(Bipolar Ⅱ),当患者躁狂程度较高时可诊断为Ⅰ型障碍,当病人表现出轻度躁狂+重度抑郁时可诊断为Ⅱ型障碍型,此类障碍很容易被误诊为抑郁症。此外,还有一种快速循环型的双相障碍(rapid-cycling type),即个体在12个月内至少有4次符合躁狂、轻躁狂或重性抑郁发作诊断标准的心境发作,则可诊断为快速循环型双相障碍。


表1 躁郁症的分类及定义

2aee3eba12014fb0a31daf64c051a63c.png

注:诊断双相情感障碍定义心境发作标准见表*即将出版的《精神病诊断统计学手册》第5版含双相II型障碍混合发作诊断特征




躁郁症的治疗

目前对于躁郁症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多以药物的治疗为主,这也是对躁郁症最有效的方法,可以快速地控制病情,阻止病情进一步发展。但躁郁症的患者若要彻底康复,仅依靠药物治疗是不足够的,还要结合专业的心理治疗才能获得真正痊愈。躁郁症的治疗通常包括心理治疗以及使用情绪稳定剂或抗精神病药物,常用的情绪稳定剂包括锂盐和部分的抗癫痫药物和多巴胺抑制药等。若面对极端的躁郁症患者(如抑郁或躁狂发作时间很长且症状特别严重、其他的治疗方法无效或患者出现自杀行为,需要迅速控制的状况),治疗师还可能使用电抽搐治疗(ECT)。

40702586607842d8530651d66a006cb6.png

图3 躁郁症的治疗药物


目前关于躁郁症的治疗,心境稳定剂和抗抑郁药是治疗躁郁症的首选药物,但都会呈现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因此针对躁郁症患者开发更加安全有效的药物是当前研发人员的重点关注点。针对躁郁症/抑郁症新型靶点(Syt7、CRMP2等)的小分子药物或疗法正在研发当中,有望为躁郁症患者带来很大的治疗希望。


对于躁郁症及精神疾病患者来说,很多时候用“治愈”这个词都不太准确。和精神障碍为伴,可能会是个漫长的过程,可能会经历一次甚至多次反复,而即使经过治疗,在将来可能依然会因为一些事感到痛苦。虽然目前治疗条件尚不完善,但是我们会继续探索新的治疗方法,采用新的治疗药物减轻患者痛苦。对此,晶蛋生物将不懈努力。


晶蛋生物

深圳晶蛋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8月,致力于抑郁症、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慢性肾病和罕见病等重大疾病的膜蛋白创新药物研发,立志成为全球极具创新力和影响力的企业,近日已完成近亿元Pre-A轮融资。

核心团队由哈佛大学、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等多所顶尖科研院所和制药公司的博士组成,在膜蛋白抗原抗体、药物靶点结构解析、基于结构和人工智能的药物研发和药理学等领域的研发能力处于国际一流水平。

公司于2020年获得中国深圳创新创业大赛生物医药行业一等奖、2020年“科创中国”先导技术奖、第九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全国优秀奖、科创中国科技创新创业大赛TOP10和粤港澳大湾区生物科技创新企业50强等奖项。

官网链接:www.crystalobio.com

商务合作:彭小姐 400-931-7098




END



167d846aded69069d0d6c38e9662df89.jpg



参考文献

[1] Lee JG, Woo YS, Park SW, Seog DH, Seo MK, Bahk WM. Neuromolecular Etiology of Bipolar Disorder: Possible Therapeutic Targets of Mood Stabilizers. Clin Psychopharmacol Neurosci. 2022 May 31;20(2):228-239. doi: 10.9758/cpn.2022.20.2.228. 
[2] Bauer MS. Bipolar Disorder. Ann Intern Med. 2022 Jul;175(7):ITC97-ITC112. doi: 10.7326/AITC202207190.
[3] Crapanzano C, Casolaro I, Amendola C, Damiani S. Lithium and Valproate in Bipolar Disorder: From International Evidence-based Guidelines to Clinical Predictors. Clin Psychopharmacol Neurosci. 2022 Aug 31;20(3):403-414. doi: 10.9758/cpn.2022.20.3.403. 
[4] 福乐·托利, 麦克·克拉柏. 躁郁症治疗手册, 重庆大学出版社.